推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是落实健康中国战略的重要举措,是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重点工作,是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和分级诊疗制度的有力抓手,也是深化医改的关键之举,是关注民生、关注人民健康的重要举措,其根本出发点在于让人民群众就近就便获得更高质量、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国家、省、州级层面高度重视此项工作,多次进行安排部署,先后出台相关指导意见。州人大常委会党组专题研究,决定把我州县域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作为今年的重要监督内容之一。
九龙县人民医院调研
雅江县呷拉镇卫生院调研
6月10日至17日,州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仁青率州人大常委会调研组一行,深入我州南北东路部分县(市)调研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工作。调研组一行共走访8个县(市),11个县级医疗机构、5个乡镇卫生院和3个州级医疗机构(州人民医院、州妇计中心、州120指挥中心)。通过实地查看、听取汇报等方式,了解查看紧密型县域医共体管理机制运行、信息化建设、双向转诊、薪酬制度改革、药械“五统一”、医疗设施设备配置等工作推进情况。就医共体建设运行中存在的困难和不足,加强基层卫生服务机构人才引进、加强医保政策支持、加强医共体信息化建设等进行深入调研,并分别在各县(市)召开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座谈交流会。
座谈交流会上,仁青强调,各县(市)党委、县(市)人民政府、各部门:一要统一思想,提高站位。全面准确领会医共体建设的战略意义,认真落实医共体建设相关政策和重点任务,深刻理解改革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切实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推动医共体建设向更高水平迈进。二要深化改革,健全体系。要配齐配强总医院领导班子,积极发挥其在人才引进、信息化建设、错位发展等方面的统筹管理、规划发展的牵头作用。要建强总医院,激活基层卫生院,实现协同发展,促进优质医疗资源发挥最大效益,确保群众看得到病、看得起病、看得好病。要健全“十大管理中心”职能职责,打破思维定式,牢固树立“医疗共同体”意识。将医共体建设作为重塑医疗体系的关键,优化资源配置,最终建成“一个医院”,推动县乡村一体化发展。三要多方协同,破解难题。县(市)党委、县(市)人民政府要高度重视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工作,工作专班要定期调度,及时解决工作推进中的难点、堵点问题。编办、人社、财政等部门赋予医共体“人财物”自主权,指导业务开展,突破政策壁垒。四要上下联动,创新发展。州医院要切实发挥医联体牵头作用,拓展远程数据中心功能,推动紧密联动、拓展质控管理;州卫健委要牵头规划信息化建设,搭建心电、审方、病理等统一平台,整合资源,实现统规统建。五要优化服务,改善行风。加强医疗机构医德医风建设与内部管理,引导医务人员主动、热情、耐心、周到地为患者提供医疗服务,切实增强群众就医获得感。